小麥大型收割機收一畝地多少錢,耗多少油
小麥大型收割機收一畝地的價格需要當地的物價標準,基本在40-70之間。具體油耗根據農田布局也會有差異,正常大塊田油耗在10元左右。選擇小麥收割機4LZ-9B自走輪式谷物收割機款,收割效率更高。
4LZ-9B自走輪式谷物收割機款配置玉柴200馬力,282升油箱、D3.5變速箱+封閉邊減,2.75米割臺,920過橋,2.5立方糧倉,直徑275mm卸糧筒,3.1米高卸糧,收割速度更快,效率更高。內部也做了升級,車架、滾筒、脫谷擋聯、復脫器材質更新加強,皮爾免維護軸承、動力輸出紅標帶。還可以選配:電控操作、原車、3.8米高位卸糧、靜液壓驅動,是收割機中的。
農用割麥機械的收割效率一般有多高呢
1、收割機可以一次完成谷類作物的收割、、莖稈分離、雜物清除等過程,直接從田間獲得谷物。再加上近年來谷物的廣泛使用,全程機械化可使成熟小麥從田間到倉庫不到一周,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,節約了人工成本。
2、總的來說,現在收割機的技術還是比較的,收獲率還是很不錯的,基本可以達到95%以上,也就是說,1000斤小麥的地里就沒有剩下小麥了。
3、率與機械手和小麥的干燥濕度直接相關。熟練機械手能合理控制機器運行速度,干凈。另外,如果小麥太濕,也會導致個別籽粒無法脫網。
4、收割機是田間作業不可缺少的農業機械。據統計,收割機收割小麥時,損失比一般人工收割減少5~ 8%,一臺大型谷物收割機可收割小麥400~ 500畝。
5、現代收割機一個工作日可收獲糧食12萬平方米以上。此外,如今的收割機可以一次完成谷類作物的收割、、莖稈分離、雜物清除等過程,直接從田間獲取谷物。此外,近年來谷物的廣泛使用,避免了小麥收獲后烘干時對天氣的極度依賴。全程機械化使成熟小麥從田間直接入庫不到一周,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,節約了人工成本。
6、隨著農業全過程、綜合機械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,精準播種、化肥深施、高效植保、秸稈還田、深松整地等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大,農機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。集收獲、翻耕、播種于一體的機械化復合作業應用范圍也在逐步擴大,在農業上抓取農作物和種子的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。農業機械化不僅讓農民告別了延續千年的“面朝黃土,面朝天空”的艱苦狀態,也讓農民過上了好日子。也是中國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的基礎。
割麥機能割多少畝,附割麥機的原理
一般情況下,1臺收割機1個小時能夠收10畝地左右,如果按照1天10小時的作業時間進行計算,1天大約能夠收100畝地左右。收割小麥時一定要注意,為了方便在左側卸糧減少空行,必須要采取順時針向心回轉收割。收割時一定要控制作業速度,一般情況下,可以選擇2擋作業,當小麥稠密、植株大、產量高時,就可以選擇1擋作業。
1、一般情況下,1臺收割機1個小時可以收10畝地左右,如果1天按照10小時的作業時間計算,1天大約可以收100畝地左右。要注意,如果地形不是很平坦,1天大約就只能收70-80畝地左右,對于地形特別平坦,而且麥田比較集中,不需要進行長距離轉移的情況下,1天大概可以收150畝地左右。
2、收割小麥時要注意,為了方便在左側卸糧減少空行,可以采取順時針向心回轉收割。對于倒伏小麥,可以采取逆向或側向收割,這樣就能減少小麥收割損失。在負荷允許的情況下,一定要盡量滿幅或接近滿幅工作,此時的作業效率高,但不能產生漏割,以減少收割損失。
3、必須要控制作業速度,在一般情況下,可以采用2擋作業;當小麥稠密、植株大、產量高時,可采用1擋作業;小麥生長稀疏、矮小、產量低時,可采用3擋作業。在早晚有霧露和雨后進行作業時,這時由于小麥的秸稈潮濕,速度一定要低些,中午前后,小麥的秸稈比較干燥,這時速度可高些。
扶禾器插入作物之中,一定要將作物梳理好后再推向收割臺,然后由切割裝置進行切割。
連接收割臺以及裝置,主要作用是將收割臺的小麥輸送到裝置,分為鏈耙式、帶耙式和轉輪式。
小麥由輸送鏈帶運輸到滾筒端,在滾筒中就可以進行,這一期間小麥會因為滾筒和凹板的相互作用分離開來。
(1)主要作用是將裝置排出的小麥進行分離,然后把麥粒、短莖稈、麥殼輸送導清選裝置進行清選,同時將長秸稈排出機外。
(2)分離裝置主要由逐稿器組成。
(1)清選裝置在裝置的后面,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選混雜在麥粒中的短莖稈、麥殼,然后獲得干凈的麥粒。
(2)清選裝置主要是由篩箱、驅動機構、風扇、篩等部件組成。
鹽城市新明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(鹽城市明悅機械廠)生產割曬機、割捆機及與拖拉機配套的系列割臺。由于該機有體積小、重量輕,機動性能靈活、操作簡單方便省力、割茬低等優點。廣泛適用于平原、丘陵、坡地、窄小、田間地塊的作業。“明悅”牌4G、4GK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口碑優良,產品更是遠銷非洲、東南亞等發展中 。公司始終致力于“把農民從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”為企業愿景,秉承“品質打造品牌,創新成就未來”的經營理念,以“不斷提高產品質量,提高客戶滿意度”為方針,竭誠歡迎國內外客戶蒞臨指導、互利互惠、合作共贏,共創美好未來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